城市管理教研室与宁波81890共商本科人才培养
随着2014级新生进入校园,人文学院城市管理新专业建设也拉开了帷幕。继9月29日城市管理教研室组织首届新生参观学习宁波智慧城市科技馆之后,9月30日上午,师生们又来到了曾获“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政府创新奖”殊荣的宁波81890求助服务中心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拓宽和加深了同学们对城市管理新专业的认识和理解。

81890求助服务中心是宁波市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自2001年建成以来屡获殊荣,品牌价值29.5亿,其服务模式被国家工信部推广到全国,在国内有广泛的影响力。81890是以政府提供公共运作成本,无偿为市民、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需求信息服务,是宁波话“拨一拨就灵”的谐音,服务内容现已涵盖生活、文教、科技、医疗、农业、经济、法律咨询、维权等涉及到宁波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81890整合党政资源、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其三大支撑,通过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为市民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式跟踪监督服务,做到便民利民,有求必应,提供老百姓100%满意的服务。
在81890求助服务中心大厅,解说员详细地向师生们介绍了81890的求助服务模式、组织结构,并展示了81890各种服务的电子终端产品。本次城市管理新专业的同学们除了参观81890服务中心之外,还有幸聆听了胡道林主任的讲座。胡主任系统介绍了81890服务中心的建设动因、服务宗旨、服务模式和发展历程,用“桥、灵、信、赢”四个字精确地概括了81890的服务精神。胡主任强调,城市管理的核心就是服务,是对城市中人、物、信息的加工,而81890就是解决城市服务中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这一关键问题。他说,城市管理真正的对象,是“对人的服务”,这里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城市管理专业应该培养有服务精神的管理人才,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和优化城市管理提供人才储备。当前,我国城市公益事业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兴领域,81890服务中心正在进行宁波市志愿服务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他呼吁高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开辟城市管理的新领域。
讲座之后,胡主任与城市管理专业的师生们开展了互动讨论,同学们好奇地问:“81890能实现盈利吗?”胡主任做了清晰的回答:“81890是政府成立的一个公共信息枢纽平台,不会走向市场盈利,81890追求的是普世价值和均等服务”。
城市管理的专业负责人,吴玉霞副院长最后总结发言,她说,81890服务中心是城市政府为了应对城市管理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减少信息不对称而成立。中心成立13年来,一直站在城市管理的最前沿,根据群众呼声不断扩展服务功能和创新服务模式,并赢得了几百万市民的口碑。随着这个城市综合枢纽平台的不断发展,81890自身也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管理系统,人才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城市管理新专业未来也可以向这样的城市管理枢纽型平台输送人才。展望未来,城市管理新专业理应站在城市发展的最前沿,与81890这样的旗舰组织“牵手”进行人才培养。
(人文学院城市管理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