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新闻网讯 7月13日,由严红彦老师指导的宁波工业遗址社会实践组前往位于宁波市镇海区的宁波帮博物馆,进行宁波工业名人的实地资料收集。

早上九点,实践小组成员在学校北门集合,一起骑共享单车前往宁波帮博物馆。十多分钟后,到达博物馆。一进展厅,小组成员看到了许多18-19世纪,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工业工厂的工商业名人。博物馆的入口处陈列着许多对宁波帮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物铜像,例如世界船王包玉刚、“宁波帮开山鼻祖”严信厚李达三和曹光彪等,这几位名人在宁波乃至中国工商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铜像十分精良,其石材凝重、钢材坚实、玻璃简洁,三种材料对比反差形成虚实相间、绚丽多变的外观,其表皮下也有着丰富浓厚的文化底蕴。

除此之外,在第一馆“筚路蓝缕”中,小组成员还看到了营造业的领跑者张继光和沈祝三。张继光建造了近代上海有名的建筑,如东方汇理银行大厦、中国实业银行、大清银行和日本领事馆等,而沈祝三经营的汉协盛营造厂在武汉等地留下了武汉大学、璇言饭店等一大批至今仍为人所称道的建筑作品。另外还有慈城人严信厚创办的上海华新纺织新局、龙章造纸厂等。

但社会实践小组的成员发现,这些名人在宁波本地办的工厂相对较少。成员们猜测这也与当时宁波发展情况一般、各类发展条件较差有关系。而同时期的上海、香港等地机会更多、条件更加优越,所以许多宁波商人都离开故乡谋求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时在宁波本土设厂并保存至今的工业遗址是十分珍贵的,它们不仅象征着宁波在近代工业的起点,更是宁波工业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见证者。

之后小组成员又看到了当年宁波国货运动的资料。宁波帮商人在“九一八”事件后,积极发起“国货运动”,成为上海商场抵制日货的中坚力量,因此在南京路上具有巨大席位。宁波帮商人是1911年建立的“中华国货维持会”的最早参与者,“一二八”事变后,方液仙、王性尧、延芳等人联合组成“中华国货产销协会”,推动生产、促进销售,他们通力合作,促进了国货的发展。社会实践小组的成员从中感受到宁波帮商人的拳拳爱国之心。

从这些图片与资料中,社会实践小组的成员感受到在那个大时代中宁波工商业发展的不易,但这些宁波籍人士凭借着他们的拼搏精神与智慧的眼光,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打开了一番新天地,从而建成了一批影响深远的骨干企业,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先驱者和开拓者。而这种拼搏创新的精神正是社会实践小组成员所需要学习的。
这次对宁波工业巨子们的调研活动,进一步加深了组员们对宁波工业文化的了解,不少成员表示这次调研使得她们对原本只是在电视新闻中所能接触到的人物有了一个真实的认识,同时也为实践小组之后研究宁波工业历史的兴衰变化与宁波工业机器的发明创造做了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