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藏汉星火社会实践团深入藏区推广普通话 助力民族团结与政策普及

发布时间:2025-07-07  来源:人文与艺术学院   作者:人文与艺术学院  责编:人文艺术学院-郑伟  

校园新闻网讯 2025年6月25日,由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来自西藏各地的藏族学生组成的“藏汉星火”社会实践团深入西藏拉萨、那曲、昌都、林芝、墨竹工卡等地,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为主题,通过语言培训、政策宣讲、入户调研等形式,提升藏区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并调研当地居民对国家政策的知晓度,为促进民族团结、推动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普通话进牧区:让语言成为沟通的桥梁

7月2日上午,西藏那曲的草原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藏族牧民跟着实践团成员一字一句地练习普通话绕口令。这是“藏汉星火”团队开展的“普通话趣味课堂”现场,队员们通过儿歌、情景对话、语言游戏等方式,帮助藏族牧民克服发音障碍。"大家跟我读:‘早上好’、‘谢谢’、‘这个多少钱’..."实践成员永加耐心地教着最基础的日常用语。他特意将教学内容与牧民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比如辨认不同牲畜的普通话名称、学习买卖商品的对话等。牧民们围坐成一圈,时而跟读,时而发出会心的笑声。“以前我觉得普通话很难,但现在觉得很有趣!”牧民卓玛笑着说道。许多牧民表示,由于部分家庭以藏语为主要交流语言,普通话学习存在一定困难,大学生们的互动教学方式很受欢迎。通过实践成员的简单教学,部分牧民已经掌握一部分简单的日常交流的普通话。在这片广袤的高原上,普通话正以最朴实的方式,一点点拉近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藏汉星火"的队员们,正是这沟通桥梁的建设者。

图1实践成员在牧区进行普通话练习永加供图

政策知晓度调研:倾听基层最真实的声音

“您知道‘乡村振兴’政策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吗?”“您主要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国家政策?”7月2日,实践团成员在林芝的开展调研。团队结合西藏自治区“十四五”规划,设计了涵盖教育、医疗、产业扶持等政策的问卷。调研发现,90%的受访者知晓“义务教育三包政策”,但对“高原特色产业扶持”“边境地区补贴”等具体条款了解有限。部分偏远村落的信息获取仍依赖村干部口头传达,政策宣传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家的牦牛养殖去年获得了政府补贴,但具体是哪项政策支持的,我还不太清楚。”牧民扎西告诉实践队员。针对这一情况,团队整理调研数据后向当地政府提交报告,建议加强“政策宣讲小分队”的下沉力度,并利用村级广播、藏语短视频等更贴近群众的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

图2图为实践团员在进行政策知晓度调研旦珍旺姆供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虽然"藏汉星火"实践团的推广工作刚刚起步,团队成员大多都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学经验尚不丰富,但经过几天天的实地探索,他们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就像初生的火苗,虽然微弱,却蕴含着无限可能。在西藏各地的日日夜夜里,他们边实践边学习,从最初的生涩到逐渐熟练,从遭遇冷遇到获得信任。

记得第一次走进牧民帐篷时的手足无措,到后来能从容开展教学;从对当地文化习俗的一知半解,到能够将普通话教学与藏族传统文化巧妙结合。这些成长点滴,让他们坚信:只要保持这份热忱,每一次用心教学,真诚交流,就能为民族团结添砖加瓦。他们将继续完善教学方法,加强团队培训,争取更多社会支持。这颗播撒在雪域高原的种子,终将在这份坚守浇灌下茁壮成长。

 

上一条:追寻李敏烈士足迹——李敏:坚贞不屈为大义 下一条:人文与艺术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