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人文濡养,家国情怀”新院铭征文优秀作品选登

发布时间:2014-01-02  来源:   作者:人文学院  责编:  

小我·大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

从历史的长卷中,渐渐剖析开来“人文濡养,家国情怀”,我想,这是一幅画着民族魂、中国梦的蓝图吧,里面藏着一个个中国儿女的梦,藏着一个十三亿人口共同努力过的岁月,藏着一个大中国……就让我们跟随着民族历史的脚步去探寻人文濡养与家国情怀的深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每当念起这句诗,我就想到了诗人艾青面对他所深爱的土地被日本侵略者一点点吞噬,在家国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他的悲痛,他的无奈,和他无处安置的爱。五千年来中国人心中浓厚的家国情怀与个人幸福的密不可分,我想,中华儿女都曾一样的悲痛。往前追溯,从诗人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再到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家国情怀就这样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成为屹立不倒的民族精神,更升华为中国追梦的不竭动力。

当梦想与中国、家庭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时,全中国有了一个共同的梦想。正因如此,中国梦一词应景而生,这个美丽的梦是人文与家国的见证,是中国十三亿人民共同的梦想,要实现它,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要有质的飞越。没有“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能力,也没有毛主席“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的气概,十三亿人民中还是普通人居多,那这个美丽的梦何时能拨开月明见日出?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以我看来,则需要我们这些千千万万的小我的不懈努力。并不是说我们需要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来,工人只需兢兢业业,教师就把教学当做神圣的事业来对待,学生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对得起自己就好,《圣经》里有一段话说“爱是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他人的恶”,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要求自己,中国梦的实现就在不远的将来。

关于人文,简言之即是重视人的文化,人类文化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从开始发现重视人时候开始的。西方的文艺复兴时代是人被发现的时代,人文精神是这一文化运动的核心,提倡尊重人,解放人的个性,为追求个人的现世幸福努力;中国的明清时期出现的陆王心学、五四运动时期的的人文与科学也是中国史上人文精神的体现。发展到现代,人文思想有三个含义,分别是人本位、个人观念和自由观念。仔细分析,古今的人文精神中重要的几点就是尊重个体尊重生命,反对专制独裁等等。现代是法治社会,宪法里提到公民有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个人的基本权利;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强调为人民服务,处处为民谋福利;社会上传递着正能量指引着人们奔小康;足以表现人文精神已渗透在新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的血液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濡养,从字面解释解释即养育、培养。人文如何才能养育人?最根本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当中国式过马路不再出现,当“某某到此一游”成为历史印记,当倒地老人不再被众人围观,当三聚氰胺之类的有毒食品淡出人们生活……人文濡养大概就是现实了吧。追梦的路或许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遥远却又仿在眼前。但我相信,小我于大国或只是一个我,但万千个小我于大国,总能撑起这片梦想的天空。而梦想终将照进现实,美丽中国不只是梦。

中国,家庭,你,我……追梦吧。

作者文管131班 刘锦 

 

人文性,家国情

 薄暮冥冥,细雨纷纷,独自一人,漫步江边。远山如黛,浓云如墨。伴随着阵阵清风,平静的江面更添一分安详。我驻足江畔,凝视着静默流逝的江水,历史的时钟回转。

家国覆灭之际,举世皆浊唯他独清,众人皆醉唯他独醒。但他宁肯遭受放逐之苦,也不肯与世沉浮;宁肯抱石投江葬身江鱼之腹,也不肯让自己的玉洁之身蒙受浊物玷污。一心为国,至死不渝,屈原是高尚的。

国运衰颓,家国沦丧,他保家卫国,英勇抗敌,不幸被俘。生与死的考验,荣与辱的考量。他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功名所诱,不为权势所迫,最终选择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忠心为国,至死不悔,文天祥是伟大的。

家国覆灭,改朝换代。他们身为臣子,无非改主而侍也。况其雄才大略,为少得之才也,自不必忧虑高官厚禄耳。但他们宁肯赴死,追随故国而去,也决不甘当亡国之臣,苟活于世。人文素养,家国情怀,他们演绎得淋漓尽致。呜呼悲哉,智慧与才得不复;呜呼壮哉,品德与精神长存。

青山不老,看尽炎凉世态;佐酒笑语,释去心头重负。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总会在奔腾中沉淀下些许的永恒。细雨依旧,微风不减。时钟继续转动,历史也在改变。

列强侵略,统治腐败,臣民封建。他毅然决定——弃医从文,以笔为刀,救治国人精神于濒临灭亡之际,唤醒国人思想于水深火热之中。一支纤笔,道破世事沉浮;一纸文字,寄托满腔热血。终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魄力谱写一生犀利文章。爱国之心,天地可鉴,鲁迅是高洁的。

家国败落,外敌肆虐,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风云骤变,革命在即,他“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国家落后,受人欺凌,他巧舌如弓,口才似箭,一片忠心,力洗国耻。赤诚丹心,矢志不渝,周恩来是崇高的。

列强侵略,国难当头。身为文人,他们本可以逃避现状,另觅桃源,抒写诗意人生。但他们最终却选择投身革命,救国救家。武将有武将的枪炮,文人有文人的兵刃。纤笔为矛,纸张为盾。他们用人文濡养抒写家国情怀,以家国情怀唤起全民行动,国家焉能不强盛,民族岂会不独立。

踏破璀璨的历史长空,瞭望星辉里斑驳的流光闪烁,那古今横贯的天地长线,串联着生命最初的力量,那历史的浩繁画卷,是永不老去的心灵天宇。回眸寂静流淌的江水,历史的时钟再次回转。

环顾当下,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竞争激烈。然普遍重科技、弱人文。中国作为其中一分子,也不免深受影响。置身其中,中国虽能驰骋,但仍不够勇猛。因此,只有人文与科技并重,中国方能真正的勇猛驰骋于世界之林,此亦为中国梦也。

一些在世界范围内著名且权威的教育家、社会学家也曾明确阐释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但是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不打自垮”。我国儒家传统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深为此证。而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古国,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则是我们不断提高自身最为真切的力量来源。

由此观之,作为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自当努力把握时代脉搏,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心胸,在重视学术思想、科技发展的同时,还要学会用优秀文化涵养自己,完善自身的人文濡养,时刻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添砖加瓦。

风停雨歇,金光四射,回首昔日的历史之路,前人已树立丰碑,我们又岂甘落后。牢记中国梦,健全人文性,莫失家国情。

                                      作者广告122班杨涛

 

与君书

昔人坐论道,茅庐纶巾紫霞云深绕;三分定天下,十柬垂拱老,百思纵秦川,千里一分晓。万代兴衰飞隙去,红颜将相唯留枯骨野风,风流知多少。

起视寰宇新,知交零落望君孑然在。千年铭青史,四方然一新。万世致国用,寥寥划春秋。人文江河复汤汤,崇圣鸿儒今朝清风朗月,百家争鸣行大道。

壮哉人文,浩浩汤汤,青史芳痕,经世致用,我华夏千年历史,无一不是你的身影。

我称你为你,你不是飘渺人文概念,不是抽象的歌颂,我认定你为我挚爱,你叫人文是么?我爱慕你儒雅风度,我爱慕你满腹经纶,我更爱慕你经世致用,你的文化从来不是圣殿之上冠冕的装饰,你的渊博是一岁一枯荣四季轮回的农经,是中国千年稳固政治的基石。起视寰宇,旧友零落,巴比伦,波斯,印度,希伯来文明它们淹没在历史中,唯有你遗世独立,孑然身影如同荒原上的一株树,有无法企及的风骨。

你说经世致用,你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代又一代,时光烟尘岁月朝代交替草木枯荣,没有东西可以埋没你,你的风骨从未失却,魏晋的风流,唐宋的风雅,明清的严谨。中国从未失却精神的标杆,一代有一代的文人。他们各不相同,却承担着永恒的使命。真正的文人永远有一种近乎悲剧气息的伟大,他们敢于直面社会,直视鲜血淋漓的真相。社会物欲横流,人心不古,有毒奶粉有毒胶囊,为了利益可以抛却良心。有黑煤窑有黑车,为了自己的享受可以无视他人的生命。但是我知道有你一直在,你存在于中国的世俗社会中所以你用悲悯的眼神拂过人间的伤痕万世的废墟。

我见过你的无数化身,他们变幻着不同的样貌不同的年纪,却有一样的精魄,一样文人特有的执着挺拔的背脊。有清瘦的中年人拼尽心力要焚尽那祸害国人的鸦片,在他挥手下令的那时,我看的到你的精魄,看得到你的家国梦你的天下众生的梦。我在民国也见过你的,你在那位少将坚毅的侧脸中,他的人生结束于一场事变,他的辉煌定格于一场事变,国家安危民族大义,他有你的决断你的坚持。

现代的时光不曾忘却你,汶川的废墟之下,以一座城来纪念你的伟大,谭千秋的臂膀上我看到你的魂。 风雨中的三轮车上,在白芳礼岁月压弯的背上,我看到你的心,你总是在的,一如我所知,你不是记功簿僵死的墨痕,不是凝固的徽章,你永远存在于让人感动的情怀之中,无论巨细。

历史是最公正的秤他度量过你的每一点灵魂的。天下大道之行,或许今日式微,然我想有你在一日,华夏辉煌,可待四方垂拱来贺。

                                   作者汉语132班 张康怡

上一条:人文学院两节目在校元旦晚会上精彩呈现 下一条:人文学院举行新一届团学社委员第一次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