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人文学院召开期末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14-06-29  来源:   作者:人文学院  责编:  

6月29日下午,人文学院在会议室召开期末工作会议,学院全体老师参加,李宜春院长主持会议并讲话。

李院长首先总结了本学期人文学院工作情况,并对下学期工作进行总体安排。他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圆满完成各项各自任务,一些工作亮点频现。

教学方面:一是顺利完成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制订工作。在此过程中,坚持了高素质、创新型、专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趋向,把人文、创意、管理作为几个专业的三大公有特色,力求专业之间资源共享、课程互通,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奠定了蓝图基础。二是开展学院层面的说课活动。6位教师分别从教材介绍、大纲设计、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创新之处等对7门课程进行说课,体现了他们对于教改和课改的积极探索。李院长指出,学院今后将继续加大对教学的重视力度,下学期拟立项10个左右的课程改革项目。三是出台了加强毕业论文管理的意见。

科研方面:一是制定了《人文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5-2020)》,明确了人文学院的学科建设格局:发挥学科的龙头带动作用;整合资源,重点建设校级重点学科--“城市社会学”,早日建成市级重点学科;积极培育院级学科--“文化创意产业学”,早日建成校级重点学科;扎实推进宁波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基地建设。二是完成宁波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基地2014年项目开题工作。三是组建文化创意产业学科团队。下学期要实质性开展工作。四是制定了《关于人文学院加强科研、促进教改工作的意见》。今年立项科研课题、教研课题和教材20个。五是稳步推进实验室工作。

学生工作方面:一是今年毕业学生、获得学位学生共323人,比率位列学校前列。下学期要制定加强学生考研工作的意见。二是探索对于优秀、特色学生的特殊培养方式。在实施“合协号”导师制的基础上,再遴选20%左右的学生,实施“人文号”导师制。目前约1/4的学生被纳入特殊培养范围。三是首次进行学生科研项目开题报告会。旨在督促学生培养科研意识,熟悉科研规范,提高科研水平,提高学习能力。四是首次进行学生创新社会实践项目策划评审会暨开题报告会。五是成功举办第十届人文风采节。

接着,李院长对暑期调研工作进行安排,要求按照学校统一部署,积极开展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调研活动。合作内容包括:调研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基地、调研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等,共建课程,科研合作等。学院将实行全员调研与集中调研相结合,力争取得很好的成果。

最后,李院长谈了对学院发展定位问题的思考。一是认清、坚持学校建设高水平工程技术大学的发展定位不动摇。无论大学如何转型,什么型的本科大学,培养的都应该是有素养、有思想、会创新、能适应、可就业的人才,即高素质、创新型、专门性人才。高素质,是指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型是指善于思考和创新;专门性,指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和就业能力。二是深刻认识下列几种关系的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即理论教育、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学科与专业,科研与教学。三是可以把人文学院的发展定位概括为:早日建成在公共管理、文化创意领域专业和学科特色鲜明、优势显著、颇具区域性影响的学院。

学院党总支书记包建国和其他院领导也分别提出相关的工作要求。

上一条:台湾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林英星教授来我院交流访问 下一条:人文学院城市管理教研室正式成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