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网讯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做好美育工作的指示,加深学生对影像及摄影的认知与理解,11月24日下午,人文与艺术学院特邀高级记者、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摄影艺术学会主席、原青年时报副总编王芯克老师,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名为“摄影与动机”的专题讲座,分享从事摄影工作多年以来的丰富经验以及对摄影的独特见解。
王芯克,曾获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新闻奖,全国摄影十杰记者,浙江省飘萍奖。第2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评委。
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美育教学部主任吴玉霞介绍并感谢王芯克的莅临,指出摄影在美育教育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摄影不仅是一门技艺,也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基本素质的体现。同时她也介绍了近年来我校在省内外摄影大赛上取得的优秀成果,并表明学院将建立融媒体中心、改善摄影设备和场地等硬件条件的计划和对于创建优质课程、打造高水平讲座的殷切期望。
学院青年教师代表严子期分享了自己开设摄影课程、指导学生参与摄影竞赛的经验收获,干货满满。
王芯克从确定摄影的动机、题材的寻找与发现、照片表达方式出发,结合丰富的案例与获奖作品分析,穿插个人对诸如摄影工作与人道主义道德要求的冲突、当今社会对摄影的误解等现象的看法。他强调,摄影并非社会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拍摄不难,难的是创作。摄影的意义在于创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经验。讲座中,王芯克展现了作为摄影师和评委的丰富经验和阅历,分析最新的国展和省展获奖作品,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好照片的拍摄“秘诀”。讲座的最后进行了问答环节。王芯克和同学们就诸如“创作时灵感枯竭如何解决?”、“如何评判和学习一张照片”等问题做了热烈探讨。
本次讲座为学生深入了解摄影的动机、与大师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也帮助更多学生理清了拍摄的思路,为提升摄影技艺指明了努力方向。“听王老师的一席话,让我愈发体会到了热爱生活,热爱摄影的感觉”,学生冯志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