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网讯 7月14日,“一人一艺一传奇”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走街串巷,来到金华探访酥饼的制作技艺,而这项技艺的传承者是金华婺城区秋滨菜场口的一家酥饼小店店主。

图 1 团队成员正在采访手艺人
“酥饼”若是要找一个属于它的归属地名,那一定非金华莫属,足见金华酥饼的名气之大。走进胡益飞师傅的酥饼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案板和火炉,它们占据了店面不小的面积,也正是有了这两件“法宝”,才有了小巧玲珑的酥饼。谈及胡师傅和金华酥饼之间的渊源,一方面是胡师傅家中有做酥饼的传统,另一方面是为了生计。起初,胡师傅开始做酥饼是因动心于表哥卖酥饼能挣得不错的收入,于是从开始学做酥饼养活父母,到现在也能赚点小钱,这一做就做了十一年。对于金华酥饼的制作,胡师傅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方法和经验。

图 2 刚制作出来的金华酥饼
从最初的发面、打面、糊油、卷面、扯面皮、包馅、撒芝麻,到最后长达1小时的烘烤,整个过程师傅操作起来一气呵成。然而所有的步骤看似简单,其实并非如想象中容易,比如发面这一环节就有讲究,做金华酥饼的特色之一就是温水发面;撒芝麻环节中团队成员观察到部分酥饼除了酥饼共有的白芝麻外,还被撒上了黑芝麻,胡师傅解释说这是为了做标记——撒上黑芝麻的酥饼是辣味的;在卷面皮时,胡师傅特意展示了卷好面皮后所呈现出的层层均匀的花纹,并解释这就是酥饼松脆感的缘来。在扯面皮的过程中,师傅得意地说:“把面皮扯成一个个的酥饼模型,要求每一块面团都和最后的成品差不多大小,这可是项技术活”。但是整个过程中最难的也是外人无法轻易学会的当属最后的烘烤步骤了,在长达1小时的时间里,要不断关注火炉的温度,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不能保证最后成品的绝佳口感,而这控制温度的本领,是胡师傅多年来的经验赋予他的。

图 3 酥饼制作中的烘烤步骤
“一炉,一板、一人”,传统金华酥饼都是作坊式生产,大多是像胡师傅这样的夫妻店,现做现卖。从兄长那里继承下来的酥饼制作技艺,如今已经很好地在胡师傅手中发扬,但是当被问及是否想过让子女继续传承发扬这项技艺时,胡师傅则表示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在学业上有所发展,而不是和自己一样起早贪黑如此辛苦,这意味着在胡师傅家族中金华酥饼制作技艺很可能就此断绝,对此现状胡师傅也是深表无奈。

图 4 正在制作酥饼的胡师傅
“虽然胡师傅说开始做酥饼是为了生计,但这一下工夫便是坚守了整整十一年,十一年的寒来暑往,相信胡师傅的技艺已然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对于这种坚守的匠人精神,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寻。”这是团队成员陆伟杰对此次社会实践的心得体悟。酥饼虽小,但也内含乾坤,一炉一板之间坚守的,是匠人精神。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能充分体味到金华酥饼文化的魅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手艺人的工匠精神和非遗文化的风采能得到更好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