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地方文化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4-10-10  来源:   作者:陈小亮  责编:人文艺术学院-郑伟  

地方文化研究所于2003年3月成立,第一任所长为竹潜民教授,第二任所长为郭学勤教授。2016年地方文化研究所更名为城市文化研究所,陈恩黎教授任所长。2022年4月成立地方文化研究工作室。

研究所最初做的是宁波籍电影家研究。先后在《当代电影》《文艺报》等报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了《浙江电影史》《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等著作,在国内电影史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之后研究范围扩大到对宁波家族史、文化史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四明史氏家族》《清代余姚邵氏家族》《宋元时期四明袁氏宗族研究》等著作,并与宁波市江东区有关方面合作,出版了《江东记忆》《甬上风物》(江东卷)等书籍。

地方文化研究工作室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服务宁波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现已逐渐形成非遗、地名、妇女、宗族、乡旅等主题;服务地方机关、企事业单位品牌广告语设计、地方文化宣传、部门志、地方志等领域。

一、主要课题

传统文化研究:

1.《海外中国诗学“非虚构”传统命题研究》2014年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

2.《禅语构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2023年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

电影研究:

1.《宁波籍电影家对中国电影的贡献系列研究》,2005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年度课题

2.《袁牧之传》,2005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

3.《浙江电影史》,2006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重点)

4.《钱塘影人知多少——浙籍电影家谱系脉考》,2016年浙江省社科联普及课题.

家族研究:

《鄞州史氏家族》、《海曙袁氏家族》、《余姚邵氏家族》,2009年宁波市文化工程系列课题

非遗、地名、文化礼堂、志书:

1.《城市化进程中的“名人文化”战略研究》,2004年浙江省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2.《图说宁波最美老地名》2018年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

3.《文旅融合视角下翠屏山语言景观现状与对策研究》2023年宁波市哲社规划课题

4.《宁波市非遗的现状与前景研究》,2010年宁波市软科学课题

5.《象山海洋信俗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研究》,2015年宁波象山研究院课题

6.《慈溪市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调研》,2015年慈溪市社科联课题

7.《九龙湖村文化内涵研究》《汶溪村文化内涵研究》《西经堂村文化内涵研究》《杜夹岙村文化内涵研究》 《田央陈村文化资源调查》《九龙湖镇青瓷文化研究》,2013-2015年九龙湖镇横向课题

8.《江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撰》,2011年宁波市江东区文化局委托课题

9.《江东区文化志》暨《浙江省通志·公共文化卷》(江东卷),2014年江东区横向课题

二、著作

1.《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籍电影家袁牧之纪念文集》,宁波出版社(2004)

2.《千面人生——袁牧之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3.《宁波帮与中国近现代电影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4.《甬上风物——宁波江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宁波出版社(2010)

5.《林杉评传》,海洋出版社(2011)

6.《浙江电影史》,杭州出版社(2011)

7.《影视大王邵逸夫》,杭州出版社(2012)

8.《甬上风华——宁波江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宁波出版社(2012)

9.《宋元时期四明袁氏宗族研究》,浙大出版社(2012)

10.《浙东现代作家的原乡民间文化书写》,花木兰出版社(2022)

11.《宁波妇女运动史》(1921-1949),宁波出版社(2016)

12.《宁波妇女运动史》(1949-1978),宁波出版社(2018)

13.《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南联村志》,中国文艺出版社(2022)

14.《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半浦村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

15.《慈城镇志》,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2023)

16.《慈城年鉴2023》,中国文艺出版社(2023)

三、获奖

1.《走向文化前沿——中文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实现双赢》,宁波市第六届高教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

2.《浙江电影史》,宁波市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3)

3.《宋元时期四明袁氏宗族研究》,宁波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5)。

下一条:城市治理研究中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