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名称 |
城市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
基地类型 |
A.重点 B.发展 √ C.培育 |
所属学科(申报重点研究基地填写) |
A.经济 B.社会 C.文化 D. 生态 E. 党建 |
基地主任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行政职务 |
专业职称 |
学术特长 /研究领域 |
苏志刚 |
男 |
|
正厅级 |
教授 |
高教管理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博士 |
工作单位 |
宁波工程学院 |
手机号码 |
|
通讯地址 |
宁波工程学院 |
Email |
|
首席专家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行政职务 |
专业职称 |
学术特长 /研究领域 |
肖荣春 |
男 |
1981.04 |
主任 |
教授 |
城市文化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博士 |
工作单位 |
宁波工程学院 |
手机号码 |
|
通讯地址 |
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 |
Email |
|
秘书长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职务 |
手机号码 |
Email |
刘彩珍 |
女 |
1979.05 |
教授 |
|
|
主要成员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学历/ 学位 |
职称/ 职务 |
学术特长 /研究领域 |
吴玉霞 |
女 |
1976.08 |
博士 |
副教授/副院长 |
城市公共服务 |
陈莉萍 |
女 |
1972.03 |
博士 |
副教授 |
地方文化 |
邢加满 |
男 |
1979.11 |
博士 |
副教授 |
城市文化传播 |
徐 静 |
男 |
1976.08 |
博士 |
讲师 |
城市社会学 |
严红彦 |
女 |
1982.02 |
博士 |
讲师 |
文化产业 |
杜 莹 |
女 |
1982.07 |
硕士 |
讲师 |
传统文化传播 |
王 玲 |
女 |
1988.10 |
硕士 |
讲师 |
城市文化 |
刘 欢 |
女 |
1989.01 |
硕士 |
讲师 |
城市社会学 |
刘小凡 |
男 |
1988.10 |
硕士 |
讲师 |
城市文化产业 |
研究基础:
本基地的前身是第三轮、第四轮“宁波市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基地”,本轮拟在城市社会治理的基础上拓展对城市文化的研究。
本轮基地申请团队的首席专家与骨干研究团队有较强的研究实力,首席专家肖荣春教授在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和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团队近年来共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厅市级课题21项;出版专著5部,其中一级出版社3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一级期刊论文5篇;主持横向项目经费约200余万元,10余篇政策建议稿被采纳,2篇被市级领导批示;获得5个厅市级及以上奖项。
优势特色:
1、团队优势
首席专家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不仅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仪式与传说:宁波它山庙会的文化传播研究》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被评价为“本土化的特色研究”,首席专家近年来受邀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多次。首席专家没有任何行政职务,并且学院给予了减免一半教学工作量的支持,使首席专家有较多的时间从事学术研究。
学科梯队的学科背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科学合理,团队成员来自现有的二级学院工作室,工作室成员通过多年合作磨合,团队的战斗实力强,能适应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政策咨询等多方面的任务。
2、科教融合
研究基地的成员来自地方高校,依托单位鼓励成员通过课程开发、吸收学生参加课题组等方式,促进最新研究成果向教学层面转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最终形成教学成果。
3、产教融合
团队成员有丰富的与地方政府合作的经验,主持了几十项城市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横向课题,产出的成果被政府直接采纳,转化为政府文件、地方政策、文创产品、文化场景等可以落地的成果。本团队开展的相关研究立足于国家大战略和宁波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广阔的前景。
运行机制:
1、基地设主任1名,由依托单位领导担任,在校级层面整合资源,实行主任负责制。基地设首席专家1名,由学术带头人担任,全面负责研究基地的科研和日常管理工作。设执行副主任1名,由依托学院的二级学院院长担任,具体负责基地日常运行、科研项目管理、组织学术交流、进行团队建设、促进成果转化等。
2、基地承担与研究方向相关的若干重点领域研究任务,每个重点领域聘请1名学术带头人和若干研究骨干。学术带头人与研究骨干组成研究基地核心研究人员。组成人员须有1-2名与研究方向一致的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员和依托单位之外本研究领域的专家参与。
3、成立基地学术委员会,成员由省市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议基地建设方案、研究选题、经费预算、指导基地建设计划实施。
4、基地设科研秘书1名,协助基地主任、首席专家和执行副主任做好学术方面的工作,负责定期向市社科院和学校通报基地的工作进展情况,上报科研信息等。
5、研究基地及时将研究基地重要建设情况、活动信息、重要研究成果、简报等报送市社科院(市社科联),并于每年年初向市社科院(市社科联)学校科技处交上年度工作总结及本年度工作计划,配合做好研究基地的检查、考核和验收等工作。
建设目标:
建设成为宁波市文化传播和社会治理领域的新型智库,为宁波文化创意、社会治理等领域提供智力支持,成为在宁波市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人才密集和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推动教学培训、科学研究与决策咨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1、产生一批有影响力的政策研究成果。通过社科院《社科成果要报》等载体对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产生积极作用。针对地方文化、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谋划重点领域的改革举措,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
2、产生一批有影响力的专著和论文。理论创新是智库研究的关键和核心,发表高水平论文同样是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基地将在解剖地方案例中创新理论研究。
3、建设一批成果转化的实践基地。采取基层转化、实效转化、研讨转化等方式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创新,坚持从小做起,从基层做起。
4、建立“专家云智库”。整合全宁波市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智囊机构等协同创新体,建立宁波市文化研究和社会治理的专家智库。通过联系国内名院大所的知名专家,打造一个关注宁波基层社会治理和城市发展的协同创新联盟。
5、建立信息资料库。建立本领域的专著、文献、外文文献、电子文献等专业素材库, 建立图书资料和情报信息网络,建立社会治理的“信息资源库”。收集宁波文化研究、社会治理的创新案例,建设城市文化的素材库和社会治理的“实践案例库”。
发展措施:
基地建设按照“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创造精品、服务地方、培养人才”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1、组建高水平的研究团队,促进多学科交叉。聘请首席专家,首席专家负责相关研究方向的具体研究计划的实施,由国内知名专家担任。基地核心成员由宁波工程学院和宁波市内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建立基地学术委员会,成员由省内乃至国内相关领域的一流专家组成,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议基地建设方案、研究选题、经费预算、指导基地建设计划实施。
2、整合资源,形成协同创新体,建成开放式合作平台。以课题研究为纽带,以学术前沿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中心,与国内领先的研究人员广泛合作,形成一个跨学科、跨组织的协同创新体,建成一个开放式的研究平台。实行开放的运作机制,实行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的科研运行机制。搭建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公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平台。
3、建设一支专业研究团队。通过跟踪学科前沿问题研究,组织相关研究领域科研活动及国际学术交流等,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良好学风、在全市全省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成为全市本领域的“人才库”。
4、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广泛加强与国内外、省内外研究学者的联系和交流,将宁波文化创意、社会治理领域的经验传播到全国,凝聚并传播社会创新的核心价值,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基地的战略合作单位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学会、宁波社会学会、浙江省作家协会等。
具体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加强与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的互动,进行城市社会治理方面的合作研究,加强对宁波市城市治理的创新案例考察。
(2)加强与上海大学的城市文化和会展研究院的合作研究,加强城市文化和城市会展方面的课题合作,学术研讨,为宁波市本地的会展行业进行咨询服务。
(3)加强与山东大学城市文化研究院的课题合作,进行教师互访,学术研讨。
(4)加强与浙江大学国际文化与传媒学院的互动,提升新闻传播学研究水平。
(5)深化与中国社会学会网络社会学分会的联系,开拓网络社会和智能社会学研究领域
(6)与宁波社会学会合作,承办学术会议、举行研究方法培训等。
(7)与浙江省作家协会加强合作。邀请省内知名作家入驻基地,对基地文化读本、文化产品进行专业指导,共同举办优秀文创作品发布会,扩大优秀作品社会影响力。
5、加大实践基地建设。联系一批能够长期合作的创新实践基地,为本研究基地的建设提供动态的信息资源并能实现研究成果转化。
城市文化方面的实践基地包括:包括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体中心、国家图书馆、宁波图书馆、鄞州区图书馆。
社会发展领域的实践基地包括:宁波市民政局、海曙区民政局、鄞州区民政局、镇海区民政局、北仑区民政局、江北区甬江街道、海曙区白云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