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专业:
为了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强化各专业内涵建设,推动各系、专业常规性教学工作的运转,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现就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1.教学管理工作规范的观念转变问题
教学工作规范化开展的宗旨在于培养好人才,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与实施。教学工作规范化是专业发展的重心工作,是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是学院要求各系、专业做什么的问题,而是各系、专业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各系、专业应该对此有整体化的思考。建议各系、专业,借助一体化培养方案制定的契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体化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人才培养结果和最终的落点要求结合社会发展变化的形势相适应;
课程体系的梳理工作
结合课程体系与能力达成度的关系,加强课程群建设工作;
课程建设工作
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的规格,进一步细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展新一轮教学大纲的修订和完善工作,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实践周、学科竞赛、学年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等实践实践平台的项目设计工作。
2.常规性的教学工作规范建设问题
各系、专业根据教学工作的周期性,需结合学期的工作内容做好计划工作和期末总结工作。计划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安排、期中教学检查安排、期末实践周安排、课程考试安排、实践周、学年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启动时间、毕业答辩等相关内容及事项安排,以及教学竞赛参与教师、教改项目、课改项目、教研立项项目、教学成果项目等。在计划安排中要列出相关的负责人员,预计实施时间等内容。
总结内容应该关注教学工作中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尤其是各门课程在执行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作业形式、考核形式等与能力达成的适应问题,以及各种类教学项目实施具体情况。
二、常规性教学工作实施问题
在各系、专业的常规教研活动计划当中,每学期需要安排一次以上面向全院的公开课;每学期安排一次以上系、专业内的三门课程及以上的说课活动。
各系、专业要关注新进教师和年轻教师的教学状况。对第一次登台的教师,正式开课前要在专业内开一次公开课。专业负责人要对相关的教师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作业形式、考核方式、成绩评定等教学环节基于具体指导。并安排其在开课前的听课的任务。
加强课堂教学建设工作。对于新进教师,展开备课督导工作。新进教师需在系、专业的指导下进行开课的准备工作。开课前须根据教学大纲,完成相对较完整的讲义初稿,并明晰作业形式、考核形式、评价标准、成绩分布等相对较完整教学环节工作,以保障其教学的规范性。
各系、专业对于条件比较成熟的课程,应推动采用讲义上课的工作。由此促进教学改革项目工作的展开,促进教材建设基础建设工作。有计划地开展课程建设,推动精品课等形式的课程建设工作。
三、课堂教学管理问题
1.加强教师课堂育人意识,提高课堂育人功能,强化教风建设,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2.在制定合理的课程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结果评价,通过期末考核杠杆促进学风建设。
3.强化教师对学生课堂出勤率的管理,对于经常掉课的学生,可上报到各系,由系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学院,由学院统一处理。
四、完善毕业设计实施方案工作
各系、专业根据本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的实施方案。根据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可设计多元化的毕业设计载体,强化应用人才的总体目标实现度,可根据专业的特点,设置毕业设计的过程要求和评价体系。构建清晰的毕业设计基本要求与规范,提升毕业设计质量。
五、考试考核形式改革问题
各系、专业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目标、任务,结合学生能力的养成,设置多元化的考试考核方式。建立相对合理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并报备到、各系专业,由各系、专业统一报备到学院。
六、教学工作运转的时限要求
报备时间 |
报备内容 |
负责人/参与人 |
开学第一周 |
报备个系、专业教学工作计划 |
各系、专业负责人 |
完成各系、专业教学日历、教学大纲上传及审核工作 |
全体任课教师 各系、专业负责人 教学办 |
第六、七、八周 |
其中教学检查工作:公开课、教师座谈、学生座谈 |
各系、专业负责人 全体教师 教学办 |
课程结束周 |
院、校考课程试卷提交 |
各系、专业负责人 任课教师 教学办 |
第十九周 |
报备各系、专业教学工作总结 |
各系、专业负责人 |
十九或二十周 |
提交成绩、试卷等教学档案 |
各系、专业任课教师 各系、专业负责人 教学办 |
2017-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