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黑耳朵,黑绒衣,白背心……”6月8日下午,公共管理系学生党支部走进宁波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在一段谜语中开启了“传艺课堂”第四课,为孩子们带来了传统技艺——竹编。
课程还没正式开始,桌面上的竹篾片就勾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竹,在古代是君子彰显气节的象征,经历了礼器、乐器、逐渐演变为用途多样的竹编制品。2008年,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老师们在课堂上向孩子们讲述了竹编的历史,介绍了竹编的不同方法,并展示了精美的竹编工艺品,丰富的竹编知识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我们今天要用最简单的一挑一编法制作竹编杯垫。”两位老师一边解说一编示范,“像这样,将竹篾片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依次排列……”还没等老师讲解完步骤,小朋友们就拿起竹篾片跃跃欲试,准备一展身手!但看着容易做着难,竹编技艺看似只需要按部就班慢慢编制,实际上却非常考验孩子的细致和耐心。
有的孩子一开小差就挑错了竹篾的次序,只能重新返工;也有的孩子在志愿者的指导帮助下,逐渐熟悉了穿插的规律,化身成“能工巧匠”,25根细长的竹条就在手中灵巧地翻转起来。待竹编初具雏形,将其剪出圆形后,再麻绳包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制作,竹编杯垫终于完工了,孩子们仍意犹未尽,想要带竹篾片回家继续编织。
本次活动对孩子而言,不仅是一次传统手工艺的体验,使从未接触过竹编的孩子了解了竹的特性,也让孩子懂得了“慢工出细活”,切实地体会到了中国“工匠精神”,意义非凡。在竹工艺渐渐流失的今天,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感受到竹编艺术品的魅力,将传统竹编手工艺保存并流传下去。